滨海供电确保百姓“清凉度夏”
伏天暑热难耐,津城迎来用电高峰。记者从滨海供电了解到,滨海供电200余人的应急和保电队伍每天坚守岗位,全天候待命;入伏以来,黎明服务队每天接到报修工单110余件。
黎明服务队队长张黎明介绍说:
“现在高温、高湿的
环境下,容易造成开关停用、跳闸等现象。排除一些施工、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,居民家中停电的概率很小,万一有恶劣天气影响电力设施,我们会第一时间出动抢修队伍,确保最短时间恢复供电。
” 夏季家家户户开空调,再加上其他电器的使用,易造成户内电力负荷过大导致停电等异常现象。电力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,夏季空气潮湿,如不慎电器受潮,应立即切断电源。市民在家中要检查插头、插座是否安全可靠、已损坏的不能使用,破旧老化的电源线要及时更换,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,更要
注意这些问题。如果发生故障,请拨打95598,滨海供电将及时出动抢修人员上门服务。记者张姝
环卫工人保护城市卫生环境
“高温对环卫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必须时刻坚守在户外的岗位上,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。
”泰达环卫
公司生活区王队长说,面对高温,环卫工人作业还是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办法。
“工作的时间最早是凌晨4点。在高温时节,我们会趁早上的凉爽时段把‘大活’干完。
”所谓的大活,是指经过一晚后,比较严重的路面污染。夏天里,主要指晚上路边露天烧烤残留的垃圾,或者早餐后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。
“抢时间点,科学安排作业。
” 据王队长介绍,平时,在完成一早的集中清扫外,工人就会在自己负责范围,循环在路面上巡察。
“碰上高温天气,汗哗啦啦地流。
”王队长还借本报向市民呼吁:希望市民可以自觉爱护我们的环境,尊重工人的劳动成果,不要随地乱扔垃圾。记者陈西艳
公交车“医生”保证乘客凉爽出行 昨天下午3点,记者到达
滨海新区公交集团维修车间时,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,但在户外稍微走动几步还是会浑身冒汗。
“双牛,快来看看这辆车什么毛病?
”一辆待修
公交车开进来,维修车间一班班长高兵连忙招呼同事一起给公交车
“查体
”。打开车尾发动机舱门,一股热浪扑面而来。
“刚熄火,发动机得超80℃,油管、水管都碰不得,但是这车如果着急发车的话,不管多烫也得上手检修,如果不着急发车,最少得两个小时,温度才能降下来。
”高兵一边用衣袖擦擦被汗水煞疼的眼睛,一边凑上前去查看。
昨天虽是休息日,但前来维修的车依然很多。据高兵介绍,对于他们来说,消耗量最大的装备就是线手套。机滤、柴滤漏油,经常不到一天,整双手套就油透了。尤其是离合器泵漏刹车油,对手烧伤严重,脱下手套后,皮肤都烫皱巴了。记者张文弟
车间工人一直与“火花”做伴 记者近日来到
天津中际装备的生产车间,走近高温下坚守一线的电焊工人。
“焊接时,四处飞溅的火花很容易烫伤皮肤。
”电焊工毛刚告诉记者,夏季气温再高,他们也是全副武装,工作服、厚手套、防扎鞋、护目镜、安全帽、防护面罩一个也不能少。此外,焊接点瞬时产生的高温还会传导到工作站立的钢板。站在这样的钢板上工作,记者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
“炙烤
”。
“焊接这项工作非常考验耐心。
”记者注意到,毛刚多数时只能半蹲或者弯腰工作。
只是短短几十分钟,毛刚脸上早已汗如雨下,身上的衣服也已湿透。
“高温下哪份工作不辛苦。既然我选择了从事焊接,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做好。
”说完话,毛刚在短暂的休息后又戴上安全帽,向滚烫的焊接件走去。